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关闭

    迈入更广阔的新生活前,这届毕业生给了我们这些关键词|毕业生专访I

    学校新闻

    2023 年 08 月 15 日

    16 : 31

    • 这个月开始,2023届的毕业生们将陆续飞往全球各地,开启他们求学的新篇章。回首过往十余年的校园生活,这群刚刚成年的孩子们百感交集,和无数同龄人一样,他们也曾彷徨、失落,但迷茫过后,他们化蛹成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迎来了彼岸花开。

       

      在众多优秀毕业学子中,我们邀请了六位学生代表,听他们分享各自成长的故事。

       

       

      从家乡“出走”,国际教育教会我包容

       

      9岁那年,Owen举家从厦门搬到了香港。和风景秀丽、慢节奏的“海上花园”厦门不同,香港繁华而时髦,却也多了一分冷漠。对初来乍到的Owen而言,“语言”是他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

       

      求学于香港本地学校,他的新同学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香港孩子,自然也更倾向于在课余时间用粤语嬉闹、交流,不会说、也听不太懂的Owen难免不适应,性格也逐趋内向。

       

      六年级时,他转入香港耀中,这个将中英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地位的国际学校在短时间内便征服了Owen。在那里,因为小班制,他得到了老师们足够的关注,并得以以更自信的面貌加入学校的不同社团,如萨克斯乐团和棒球队等,发挥自己的优势。

       

      2020年,由于家庭原因,Owen从香港耀中转到上海耀中。同样的体系帮他免去了过渡期的烦恼,也让他有机会与更多有不同成长背景的同伴相处,他游刃于学生会和义工活动中,在与不同人接触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个人成长。

       

      出生于非洲加蓬的Nicolas也是一个在多元文化下成长的孩子。七岁以前,他一直在加蓬生活,并求学于当地的国际学校,回国后,在接触了一年的公办教育后,他来到上海耀中,直至毕业。每每放假,他都会飞去加蓬,频繁地往返让他更好地观察到两地的差异。

       

      “相较于非洲当地居民的热情——无论你是什么肤色的面孔,他们都会微笑且热情地跟你打招呼,走在中国的马路上,我们能感受到的大部分是行色匆匆。”不过Nicolas也直言,“我理解并接受这种差异,我们肉眼看到的只是显性的部分,但更多的是隐性的,而这才是我们该真正用心思考的。“

       

      不同的文化并不等同于对立、竞争。Nicolas与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都是很好的朋友。尽管同样面临升学压力,但他们会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征服世界前,我们热烈地与之相拥

       

      和听到的许多答案不同,从Y2起就在上海耀中就读的Yo Rong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买衣服。她喜欢搭配,也喜欢研究每件衣服的款式与色彩,在为数很少的可以不穿校服的瞬间,Yo Rong一定是那个最耀眼的存在。

       

      生长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里,Yo Rong对美的鉴赏能力毋庸多言。不过,成为服装设计师或模特并不是她梦想所在。热情、靓丽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个对心理学和社会学拥有浓厚兴趣的成熟女孩。

       

      今年四月份,她如愿拿到了伦敦艺术大学时尚心理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不同于纯艺术学科,这一专业以心理学为支点,主要培养学生对时尚行业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帮助其理解消费者、品牌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对于Yo Rong而言,这实在是一个糅合了她特长与兴趣的完美专业。

       

      从很小的时候,她就善于感知他人的情绪,并对此充满好奇。她喜欢观察人与人互动与沟通方式,思考这些“不同”的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内涵;反思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们心理行为的影响,例如宗教、价值观、传统和历史等;对于频发的社会事件,她注重思考其中的“因”——比如社会结构问题、贫富差异问题、老龄化问题等。

       

      IB选课时,Yo Rong是唯一选修地理的学生。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开设,她还特地跑到学校办公室申请开课,之所以对地理充满执着,是因为她认为,“ 地理是一门有非常多人文知识的学科,人口学、旅游业、地质学等内容,都是我非常想深入学习的,我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

       

      尽管理科偏弱,她还是选修了IB生物课。Nicolas和Owen大学都选择攻读经济学专业。往返中加两国之间,悬殊的经济差距让Nicolas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世界的参差。在非洲,他曾亲历断水断电,也不止一次目睹了当地的居民因为物质资源匮乏,只能住在用铁皮或木棍支起来的房子中,随时面临失去家园的风险。

       

      他深知非洲是个很有潜力的地方,物质资源丰富。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不得不囿于固有的圈子与阶层,无法翻身。Nicolas很想帮助他们,也开始反思在未来,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深入研究经济学是他的目标。在他看来,这一专业绝对不止关乎怎么赚钱,更是学习可以通过怎样的经济手段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竞争、资源分配、生产效率等,进而帮助社会迈向更美好的方向。

       

      Owen也认为,经济学可以帮助他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通过研究资源分配等问题,深入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规律。他相信这种知识能够实质性地改变世界,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有趣的是,在参加纽约大学夏令营时,Owen与导师的项目研究主题为“循环经济将如何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恰恰是他的好朋友Nicolas也非常熟悉的领域。

       

      经济学之外,Owen也喜欢物理,他认为这是一样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物理原理进行解释。

       

      而Nicolas则更钟意化学,“我喜欢它的神秘和无处不在,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无时不刻不在发挥着作用。“

       

      面对专业选择,Yo Rong、Nicolas和Owen几乎都没有过多的犹豫,这一点从Yo Rong和Owen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中也可见一斑。

       

      Yo Rong希望每一个学弟学妹都要找到自己的目标,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什么,不要被别人左右 ,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尽力实现。

       

       

      让自己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数学皇帝”是韩国学生Donghyuk在上海耀中的另一个名字。一碰到数学题目,他就“下笔如有神”,在数学学科上,他凭借着过硬的实力,一步步走上“神坛”,成了同学和学弟学妹们纷纷仰视的对象。

       

      不过,当我们把时钟拨回四年前,当他还在韩国的公立学校读书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那个时候我们每个班有30个人,我记得我只有一次在数学考试中拿了第一名。”

       

      看到韩国教育内耗的严重,Donghyuk的父母决定带他来中国上学。最初,他们在长春待了一年半,后来,他们来到上海。在上海耀中,老师和朋友的鼓励让他愈发自信,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在美国数学竞赛(AMC)和英国高级数学挑战赛(UKMT)等世界级竞赛中取得优异的名次。

       

      为了帮助更多喜欢数学的学弟学妹在竞赛中获得佳绩,他在学校开创了数学竞赛俱乐部,专门指导12年级及以下的孩子们备考竞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Donghyuk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很喜欢教学,看到他们因自己的辅导取得进步时,他收获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Nicolas的父母一直教育儿子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及善待他人。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只要回到非洲,便会投身当地的公益项目中,为孩子们送去衣服、食物和学习用品等,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

       

      在耀中上学期间,他报名参加了帮助自闭症儿童的活动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义务教育工作,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知识。“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的不公和贫困,而每个人都可以为改变现状尽力。”

       

       

      立秋将至,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我们这群充满朝气与斗志的毕业生们也将迈入更广阔的新生活。

       

      正如毕业生代表David在毕业典礼上所说,“毕业并非故事的终点,而是崭新生活的起点——一个继续书写、成长和拥抱人生美好复杂性的机会。我们应握紧手中的笔,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记得自己拥有照亮他人道路的力量,成为那个能够积极影响身边人的人。因为真正的成功在于与他人一起攀登高峰。”

       

      加油,2023届的毕业生们,祝愿你们一路朝歌、勇毅前行!